且说沈仲思假装病重,打了一封电报回去,他夫人那里晓得这个信是假的,认真的着急起来,收拾些随身衣服,便要到上海去。本来要想邀沈幼吾一同前去,路上好有些招呼,谁知沈剥皮深恨仲思,不许幼吾同去,只得罢了。当下沈仲思的夫人雇了一只快船,一路凄凄惶惶的赶到上海,偏偏又遇着了顶头逆风,足足的走了三天方才到了。
船刚到岸,沈仲思夫人心急如箭,连忙打发了一个家人上去问信,自己随后上岸,也不坐轿子,只坐了一部东洋车赶上岸来。不料那家人赶到沈仲思的寓处一问,他们是预先计划好的,一见有人来问仲思的信,仲思便自己躲了起来,叫人回复道:“沈某人已经死了两天,灵柩都停到公所去了,你还来问的什么信儿?”原来沈仲思恐怕他兄弟同来,被他撞见,所以分付手下的人这般说法,想不到他兄弟不来,来的倒是他夫人一个。当下那来的家人听了不觉大惊,连忙拔起脚来,飞一般奔回原路。恰恰的在半路上遇见了少夫人的车子,只见他满头大汗,气喘喘吁吁的极声喊道:“少奶奶,不好了,少爷已经故世了两天,连棺材都停在浙江会馆去了。”
仲思的夫人听了,好似那高楼失足,大海沉舟,一霎时万箭穿心,却一句话都说不出,只觉得哄的一声,三魂七魄一齐飞出顶门,飘飘荡荡的不知散归何处,几乎跌下车来。幸而跟来的一个娘婧有些见识,便向家人说道:“既然事已如此,也不必再到寓所去了,还是一直径到浙江会馆停灵的地方去了再说。”家人听了点头称是,便叫车夫掉过车头,回去浙江会馆。此时沈仲思的夫人坐在车上就似木雕泥塑一般,那眼中的珠泪一片汪洋往下乱滚。在马路上又不好放声大哭,恨不一步就跨到浙江会馆来。
不一刻,到了门前停下,沈仲思的夫人三脚两步走了进去,问明了停灵柩的地方,扶着妨姨的肩头,一路哭着直抢进去。只见一间灵室,高高的挂着孝幔,供着灵牌,两枝白蜡辉煌,一段香烟缭绕。沈仲思的夫人见了这般光景,止不住一阵心酸,号淘大哭,直抢进灵帏里面,抱着灵柩哭得死去活来,泪干声尽。这里沈仲思的夫人正在呼天抢地,痛不欲生的时候,忽地灵的帏一起,走进一个人来。旁边的娘姨反起头来一看,这一惊非同小可,直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,一交跌在地上,色色的抖个不住,那喉咙口好像塞了一个棉团,要叫喊也叫喊不出。这来的人竟走到他夫人身畔,拍着他的肩头道:“不要哭了,这棺材是个假的,我好好的现在这里,一些也没有什么。你且住了哭,定一定神再和你说。”沈仲思的夫人正哭得发昏,忽听得有人和他说话,好像自己丈夫的声音,急忙勉强忍住了哭,抬头一看不觉也吃了一惊。
你道来人是谁?原来就是沈仲思。他本来派了两个手下的人在停灵地方照看香烛,又晓得家内有人到来,恐怕露了破绽,连忙叫一个人到浙江会馆去打听消息。
到得那里,听见他夫人在那里号啕痛哭,甚是伤心,晓得叉了话头,却又不好上前去劝,只得急急的回去报知。沈仲思听了连连顿足道:“坏了,坏了,都是我自己粗心,这里那里说起?”连忙的跳上马车赶到会馆,早听见他夫人在里面哭得伤心,打动了沈仲思的心肠,就也落了几点眼泪,大踏步走进孝幔,也不及说什么别的,只好先劝住了他的哭再作计较。
他夫人抬头见了不免也是一惊,忽然一个念头赶上来,把沈仲思拦腰抱住,哭道:“我和你十余年的夫妇,你就是死了我也不怕。我活在世上也没有什么味儿,你快些同了我去。”一面说,一面哭,倒把个沈仲思牵动情肠,十分感激,由不得也吊下泪来,连忙安慰他道:“你不要这样的伤心,我实在并没有死。”就把自己有心装死,躲过这场是非的话和他夫人说了一遍。他夫人还不肯相信,沈仲思又重新把前事说了一番。他夫人又呆呆的想,想了多时,见沈仲思说话有声,行步有影,方才相信他真没有死。定了一定神,向沈仲思道:“我这身体觉得虚飘飘的一些也没有着落,到底今天的事情是真是假,不要是我在这里做梦么?”沈仲思笑道:“青天白日,好好的人,那里做什么梦?你放定了心,不要疑疑惑惑的。”他夫人听得这般说法,方得明白,却痛定思痛,喜极生悲,又觉又哭起来,沈仲思连忙劝住了,他夫人免不得要把沈仲思埋怨一番。沈仲思低头谢过,一同走出孝堂。娘姨在地上听了,方才扒起身来,跟着二人一同出去。见了沈仲思,还是做眉做眼的有些害怕。
那知走到中间,刚刚常熟来的两个家人也撞了进来,正和沈仲思撞了一个劈面。
两个家人一见沈仲思在内走出,只认白日显魂,吓得个冷汗浑身,毫毛直竖。一个胆小的家人大叫一声,跌倒在地。一个胆大些的回过头去,撒腿便跑。沈仲思甚是好笑,正要叫他,恰好跟着沈仲思来的家人也走进来,拦住了他说明原委,方把他同了回来。又把地下的那一个也扶起来和他说了。那两个家人立在一旁,兀是有些心惊胆战。沈仲思便同了他的夫人回到寓处,住了一夜。大家商议停妥,沈仲思叫他的夫人假装穿孝,扶了灵柩回去,好瞒住那沈剥皮。他夫人起初不肯,沈仲思再三央恳,只得勉勉强强的应允了。沈仲思又和他夫人说明,回去之后再想法子接他出来。他夫人当真搬了一具空柩,回到常熟。沈剥皮那里晓得,并不伤心,只说:“这样没出息的东西,死了还是家门之幸。”沈幼吾本来和沈仲思兄弟不合,也不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。沈仲思的夫人又分付了带去的家人仆妇不许乱说,果然一些破绽也看不出来。
谁知隔了多时,终久事机不密,被沈幼吾看了些儿毛病出来,便暗暗的盘问家人,被他问得个明明白白,便写一封信去给沈仲思,说他不应诈死骗人,干得好事。
又吓唬他哥哥道:“这件事儿虽是父亲没有晓得,究竟不该瞒他,回来万一晓得了风声,连我也担当不起,若要我替你遮瞒这事,每年须要津贴一万洋钱,总算你自己买条活命。”这封信到了上海,沈仲思见于又惊又气。想了一会,竟没有什么法儿,只得忍气吞声,依了他兄弟的话,每年孝敬他一万洋钱,差不多就像纳贡一般,不敢推扳一点。
直至后来沈剥皮死了,沈仲思方敢回来,要和他兄弟分家,不想沈幼吾又起了个独吞家产的念头,竟是咬定牙齿一些不认,说:“我哥哥已经死了几年,如今葬都葬了,这是大家晓得的,那里又跑出一个哥哥来,要分什么家产,这不是有心图赖么?”沈仲思听了他兄弟这般说法,心中大怒,便请了许多的公亲族长,来商议这件分家的事儿。有几个无耻的亲簇,受了沈幼吾的贿赂,便帮着沈幼吾说话;有几个公正些的,只好两边劝解,无奈沈幼吾咬定牙齿坚不承认,只说他当初怎样的荒唐,沈剥皮要用绳子把他勒死,他着了急,方才想出这一个装死的法子来,如今却又要承受遗产,那里有这样的事儿?又向沈仲思道:“你开口闭口总说一样的儿子,为什么承受不得遗产。你可晓得父亲存日,早巳不把你当作儿子,你如何还要想来顶受家财?比如人家的儿子已经贴了革条,革出祠堂,难道也好承受产为么?”
议论了一天,也议不出个道理。沈仲思气极,便往常熟县告了一状。那知批出来仍是亲族理处。兄弟两个一连争闹了几天,究竟田房产来都在沈幼吾的手中,沈仲思思竟闹他不过,没奈何回到上海和人计较。
又有一个人和他出主意,叫他拜在一个天主教士的名下,要请他出来帮忙,说明分家之后,把所有的家财产业,提出二成捐入教会。那教土听了大喜,果然同了沈仲思径到常熟,先到县里拜了县官,和他说了,要他秉公审断。那知县大老爷见是外国人的事情,那敢违拗,诺诺连声的答应,立时立刻的出了一张传票,传沈仲思兄弟二人到案,沈幼吾,听得有外国人帮着他哥哥出头打官司,登时就吓矬了一尺,要请几个亲族出来做个见证。那些亲族听见说有外国人在内,谁敢多事?一个个缩着头颈死也不肯去。沈幼吾没奈何,只得硬着胆子自己到案。县大老爷着实训斥了他几句,叫他听断具结,把父遗财产兄弟均分。沈幼吾不敢不听,只得当堂具下结来,兄弟二人一齐退出。此时沈仲思得意扬扬,沈幼吾垂头丧气,到了家中,邀齐亲族,把所有的现钱产业分作两分,兄弟二人各得一分。
沈仲思得了这些财产,便在上海买了一处房子,把家眷接在一起,竟不想回到常熟去了。果然把那财产提出二成来,也有十多万银子,送与教土,一齐捐入教堂。
算起来他们兄弟分家,只便宜了一个教士,轻轻易易的几句话儿,就卖了十数万银子,这叫做“鹜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。
看官试想,天下只有儿子死了,旁人瞒着他的父母不叫晓得。那有儿子现在好端端的活着,却瞒着父母说是死了的道理?这可是一件绝妙的新闻,更可笑的是沈仲思怕他兄弟在父亲面前漏了风声,每年孝敬他兄弟一万洋钱,买他个不开口。从古以来,只有将钱买命,那有花了银钱自家装死的道理?这样的笑话不要说是自家眼见,就是听也不曾听过,可算得少见多怪。无偶独有的了。
闲话休提,书归正传。只说沈仲思叫了个兆富里的洪月娥,一到台上便咬着沈仲思的耳朵,唧唧哝哝的讲个不住。李子霄晓得洪月娥和沈仲思是有交情的,看见他们台面上这般要好,不觉心上有些热刺刺的起来。张书玉坐在背后把李子霄的衣服一扯,李子霄回头过来,书玉低声笑道:“耐看俚笃两家头恩得来!”李子霄微笑不语,一会儿看看洪月娥,一会儿又看看张书玉,书玉低问:“看啥?”李子霄不答,只是呆呆的看。书玉伸手过来拧了他一把,背过脸去,却慢慢的回转秋波,偷看李子霄的脸面。不防李子霄也在那里看他,恰恰的四目偷窥,两心相印,书玉不觉低鬟一笑,脉脉含情,李子霄趁此也咬着书玉的耳朵说了无数的话。书玉只是含笑摇头,李子霄怃然若失,又见洪月娥和沈仲思恩爱缠绵,一直坐着不走,等到将要散席,逼着他一同回去。沈仲思还有些迟迟疑疑的,月娥一定不肯,把自己的轿子让与沈仲思坐了,自己坐了东洋车回去。
李子霄见了甚是艳羡,忽然的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一连喝了几大杯酒,装作大醉的样儿,伏在桌上,连客人要走,他也装作不知,只是沉沉的打睡。只听得张书玉走近身畔叫了几声,李子霄不应,书玉低低的向姨娘们说道:“李大人吃醉哉,搀俚到大床浪去靠歇罢。”就有一个娘姨帮着书玉,把李子霄搀到床上,轻轻的放他睡下,又叫娘姨们小心伺候,自己到别处房间应酬客人去了。李子霄在大床上假装睡着,等得好不心烦,直等到十二点钟,书玉方才进来。一进房门,便问:“李大人阿曾困醒?”娘姨答道:“一径朆醒歇。”书玉轻轻的移步床上来,把手摸一摸李子霄的额角,又附耳叫了他两声,李子霄只是不应。书玉坐在床沿,低声向娘姨说道:“格个李大人勿知那起风来,阿要喊应仔俚,问声俚看?”说着,便软绵绵也睡到床上来,又叫了他几声,李子霄听得张书玉对着娘姨这般说法,心上甚是感激着他。张书玉叫了两声,便装作刚刚睡醒的样子,开眼问道:“有什么时候?”
书玉道:“一点钟也敲过哉。啥格耐一困就困到仔故歇,阿是有啥勿舒齐?”一面说着,一面把一双儿罗绵的纤手在他背上轻轻的挺了几下,又对他说出一番话来。正是:
玉软香温之夜,此福难销;金迷纸醉之天,深情如许。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