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画舫录
首页 > 扬州画舫录 > 卷十一 虹桥录下 扬州评话

卷十一 虹桥录下 扬州评话

评话①盛于江南,如柳敬亭②、孔云霄、韩圭湖③诸人,屡为陈其年、余淡心、杜茶村、朱竹垞所赏鉴。次之季麻子平词为李宫保卫所赏。人参客王建明瞽后,工弦词④,成名师,顾翰章次之。紫瘌痢弦词,蒋心畲为之作古乐府,皆其选也。郡中称绝技者,吴天绪《三国志》、徐广如《东汉》、王德山《水浒记》、高晋公《五美图》、浦天玉《清风闸》、房山年《玉蜻蜒》、曹天衡《善恶图》、顾进章《靖难故事》、邹必显《飞跎传》、谎陈四《扬州话》,皆独步一时。近今如王景山、陶景章、王朝斡、张破头、谢寿子、陈达三、薛家洪、谌耀廷、倪兆芳、陈天恭,亦可追武前人。大鼓书⑤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,佐以单皮鼓檀板,谓之“段儿书”。后增弦子,谓之“靠山调”,此技周善文一人而已。

【注释】

①评话:又叫平词,曲艺的一种,由一个人用当地方言讲说,但仅限于说和评讲,不演唱。

②柳敬亭:清代著名的说书大家,说书技艺高超。

③韩圭湖:宫廷中的说书艺人,闻名朝廷内外。

④弦词:即扬州弹词,用扬州方言演唱,用三弦伴唱,是相对于评话的另一种说书形式,因使用伴唱乐器三弦而得名。

⑤大鼓书:一个人击鼓、板演唱,由其他人伴奏的曲艺形式。

【点评】

扬州评话在清代江南极为兴盛,究其根本,有两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。一是评话一改元杂剧创作难、演绎难的弊端,创作更为灵活、简单,因而评话话本不断发展,内容增多,题材范围扩大,不只是局限于原有的如《三国》、《水浒》一类历史英雄题材,而是增加了不少符合小市民口味的神怪、胭粉、市井的内容,这无疑吸引了不同爱好、不同层次的听众参加进来。二是涌现了一大批独步一时的著名说书家,这些人或是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,或是在内容上有所挖掘,甚至还有像浦琳、邹必显这样能够创作整部评话的表演艺术家的存在,更为评话发展提供动力,促使其向前发展,不断繁荣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