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桥即红桥,在保障湖中。府志云:在北门外,一名虹桥,朱栏跨岸,绿扬盈堤,酒帘掩映,为郡城胜游也。《鼓吹词序》①云:在城西北二里,崇祯间形家②设以锁水口者。朱栏数丈,远通两岸。彩虹卧波,丹蛟截水,不足以喻。而荷香柳色,曲槛雕楹,鳞次环绕,绵亘十余里。春夏之交,繁弦急管,金勒画船,掩映出没于其间,诚一郡之旧观也。《文简游记》③云:出镇淮门,循小秦淮折而北,陂岸起伏,竹木蓊郁④,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溪塘。幽窈明瑟⑤,颇尽四时之美。孥小艇循河西北行,林下尽处,有桥宛然,如垂虹下饮于涧,又如丽人靓妆照明镜中,所谓红桥也。红桥原系板桥,桥桩四层,层各四桩,桥板六层,层各四板。南北跨保障湖水口,围以红栏,故名“红桥”。丙辰,黄郎中履昴改建石桥。辛未后,巡盐御史吉庆、普福、高恒相次重建,上建过桥亭,“红”改作“虹”。国初制府⑥于公建虹桥书院,亦纪此桥之胜也。宗定九有《虹桥小景图》,卢雅雨有《虹桥揽胜图》,方耦堂有《虹桥春泛图》,明春岩有《虹桥待月图》,今皆不存,惟程令延《虹桥图》在《扬州名园记》中。
【注释】
①《鼓吹词序》:清代扬州著名文人吴绮所作。
②形家:旧时以看地形吉凶,为人选择宅基、墓地为业的人。又称作堪舆家。 清顾炎武 《<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诗>序》:“先考葬祖墓左四十年,其左有池,形家或言兆有水。”
③《文简游记》:即清代神韵派诗人王士禛所作《虹桥游记》。王士禛写诗追求冲和淡远,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的境界,以他这种美学情趣写游记散文,也就有神韵诗的风味。这篇游记无论语言运用还是行文构思,都具有诗化倾向。
④蓊(wěng)郁: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⑤幽窈:幽深、暗淡。明瑟:纯净,莹洁。
⑥制府:制置司衙门,掌军务制府檄下,清代总督的尊称。
【点评】
虹桥作为扬州的一大标志景点,不仅是举行修禊的盛地,更是进入瘦西湖景区的第一道关口。站在桥上向北望去,便可把瘦西湖的东侧景观尽收眼底,抬头望去,只见一汪碧水,境界十分开阔,是文人冥想暇思的好地方。当时处在一片繁荣中的扬州,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恬静古雅的地方来颐养身心。如今,人们习惯称它为“大虹桥”,与小秦淮河上那座“小虹桥”有所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