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花街,一名新盛街,在南柳巷口大儒坊东巷内。肆市韶秀①,货分队别,皆珠翠首饰铺也。扬州鬏勒②,异于他地,有蝴蝶、望月、花蓝、折项、罗汉鬏、懒梳头、双飞燕、到枕松、八面观音诸义髻③,及貂覆额、渔婆勒子诸式。女鞋以香樟木为高底,在外为外高底,有杏叶、莲子、荷花诸式;在里者为里高底,谓之道士冠;平底谓之底儿香。女衫以二尺八寸④为长,袖广尺二,外护袖以锦绣镶之,冬则用貂狐之类。裙式以缎裁剪作条,每条绣花两畔,镶以金线,碎逗⑤成裙,谓之凤尾。近则以整缎折以细道,谓之百折⑥;其二十四折者为玉裙,恒服也。硝皮袄者,谓之毛毛匠⑦,亦聚居是街。
【注释】
①韶秀:韶,美好的样子。秀,美好,秀丽。这里指丰富多样,美丽纷呈。
②鬏(jiū)勒:鬏,头发盘成的结。鬏勒,一种盘头发所用的工具,有装饰发髻的作用,类似现在带有假发的头花或发卡。
③义髻:类似于鬏勒,都是妇女用来修饰头发的假髻,种类繁多。
④二尺八寸:尺、寸为古代计量单位,一般认为十寸为一尺,一尺换算约为现在的23厘米。
⑤碎逗:逗,连结,缝合。将准备好的条缎缝合成裙衣。
⑥百折:即百褶裙,一种下摆较宽、折叠出许多竖褶的裙子。
⑦毛毛匠:专门纯手工制作皮毛衣物的工匠。
【点评】
扬州作为当时几大商贸中心之首,盛产的绫罗绸缎、珠翠首饰应有尽有,再加上当地妇女对佩戴首饰的独到研究和喜爱,就逐渐形成了以珠宝首饰行为主的一条街——翠花街。经济的繁荣景象和需求是翠花街形成的最重要原因,其中需求不仅来自各地批发和家庭购买,更与扬州的戏曲活动中心这一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。随着市民阶级的扩大,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,戏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,其中戏曲中的一些衣着打扮也潜移默化地进入市民生活。尤其是旦角,她的角色在花部中最为重要,所以装扮也自然成为各角色中最引人注目的,这便是义髻的由来。当时在扬州擅长扮演旦角的秦腔艺人魏长生名声极盛,为了表演需要,他自己发明了“梳水头”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戴假发套,即妇人发髻。这个发明用起来方便有效,很快被其他旦角模仿采用,并在全国推广开来。聪明的扬州商人看到了发髻和衣着装扮的商机,于是市场上就涌现出各式各样的假髻、女鞋和百折裙,并不断变换出新花样,以满足人们的需要。据《日下看花记》中记载,演员的“鬏髻花样,俱自扬州购来,故妙绝一时”,可见当时翠花街的闻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