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番鼓者,吹双笛,用紧膜,其声最高,谓之闷笛①,佐以箫管,管声如人度曲。三弦紧缓与云锣②相应,佐以提琴。鼍鼓③紧缓与檀板相应,佐以汤锣。众乐齐乃用单皮鼓,响如裂竹,所谓“头如青山峰,手似白雨点”,佐以木鱼、檀板,以成节奏,此十番鼓也。是乐不用小锣、金锣、铙钹、号筒④,只用笛、管、箫、弦、提琴、云锣、汤锣、木鱼、檀板、大鼓十种,故名十番鼓,番者更番之谓。有[花信风]、[双鸳鸯]、[风摆荷叶]、[雨打梧桐]诸名。后增星⑤、钹,器辄不止十种,遂以星、汤、蒲、大、各、勺、同七字为谱。七字乃吴语状器之声,有声无字,此近今庸师所传也。若夹用锣铙之属,则为粗细十番,如“下西风,他一立在太湖石畔”之类,皆系古曲。而吹弹击打,合拍合⑥,其中之[蝶穿花]、[闹端阳],为粗细十番。下乘加以锁哪,名曰“鸳鸯拍”,如[雨夹雪]、[大开门]、[小开门]、[七五三],乃锣鼓,非十番鼓也。《梦香词》云:“扬州好,新乐十番佳。消夏园亭雨夹雪,冶春楼阁蝶穿花。”以[雨夹雪]为十番,可谓强作解事矣。
【注释】
①闷笛:一种没有膜孔的笛,是彝族双簧气鸣乐器,俗称皮哨子,由竹制管身和管哨组成,适于表现山歌风格的曲调,可用于独奏、合奏或伴奏。流行于云南彝族聚居地区,尤以楚雄州和大理州为盛。
②云锣:古名云璈,民间称作九音锣,藏族称为丁冬、丁当,是蒙古族、满族、纳西族、白族、彝族、藏族、汉族等民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。由若干大小相同,而厚薄、音高不同的铜制小锣组成,按声音高低列于木架上,锣数不等,有十、十四、二十四等。常用于民间音乐、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。流行地域广泛。
③鼍(tuó)鼓:又叫晋鼓。古称扬子鳄为鼍,以坚厚的鼍皮制鼓,声如鼍鸣,故称鼍鼓。
④号筒:通体为铜质,类似铜制的号角。古代用于军旅,后用于民间婚丧活动。号筒只能吹奏单音,音量宏大,音色低沉。
⑤星:碰铃的别称。
⑥合(qí):合拍。,参差,不同。
是乐前明已有之,本朝以韦兰谷、熊大璋二家为最。兰谷得崇祯间内苑乐工蒲钹法,传之张九思,谓之韦派。大璋工二十四云锣击法,传之王紫稼,同时沈西观窃其法,得二十面。会紫稼遇祸,其四面遂失传。西观后传于其徒顾美抡,得十四面,美复传于大璋之孙知一,谓之熊派。兰谷、九思,苏州人;大璋、知一,福建人,西观苏州人,美抡杭州人。至今扬州蒲钹出九思之门,而十四面云锣,福建尚有能之者。其后有周仲昭、许东阳二人,仲昭书似方南堂,工尺牍,亦此中铮铮皦皦①者。他如张天顺、顾德培、朱五呆子之类,以十番鼓作帽儿戏②,声情态度如老洪班,是又不专以十番名家,而十番由是衰矣。
【注释】
①铮铮皦皦(jiǎo):形容出类拔萃,不同凡响。
②帽儿戏:即开锣戏。一场演出中的第一个剧目,因以得名。旧时多是像《天官赐福》《白寿图》之类情节较为简单的戏。
【点评】
十番鼓是一种器乐合奏。历史上曾有 “十番箫鼓”、“十番”、“十番笛”等称谓,僧道两家称之为 “梵音”,民间则称之为 “吹打” 或 “苏南吹打”。这种表演形式于16世纪初就在江南一带流传,盛行于江苏省南部的无锡、苏州、常熟等地,多用于婚丧寿庆等场合,有的地方也用于道士做道场时演奏。在这十种乐器中,鼓和笛是主奏乐器,鼓常常作为独奏段落穿插于乐曲中。其特点是音色变化丰富,场面热闹,情绪激昂。它的演奏曲牌来源很广,有唐代歌舞曲、宋代词牌,也有大量元明南北曲牌,这种演奏方法一直延续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