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画舫录
首页 > 扬州画舫录 > 卷十一 虹桥录下 风筝

卷十一 虹桥录下 风筝

风筝盛于清明。其声在弓,其力在尾,大者方丈,尾长有至二三丈者。式多长方,呼为“板门”,余以螃蟹、蜈蚣、蝴蝶、蜻蜓、“福”字、“寿”字为多,次之陈妙常①、僧尼会、老跎少、楚霸王及欢天喜地、天下太平之属,巧极人工。晚或系灯于尾,多至连三连五。近日新制洋灯,取象风筝而不用线。其法用棉纸无瑕穴者,长尺四寸,阔尺二寸,搓之灭性,缀其端如毂②。削竹蔑作环如纸大,以纸附之,中交午③系两铜丝,交处置极薄铜片,周围上乔作墙,中铺苎麻。麻用膏粱酒浸熟者,上铺黄白蜡、流磺、潮脑④、狼粪,以火燃之。令有力者四人持其纸之向上无篾环者,爇药而升,不纵自上,大如经星,终夜乃落。

【注释】

①陈妙常:南宋高宗绍兴年间,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著名尼姑。陈妙常本出自临江的官宦之家,只因自幼体弱多病,命犯孤魔,父母才将她舍入空门,削发为尼,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。空门多暇,陈妙常好学不倦,不但诗文俊雅,又兼工音律,十五六岁以后突然容光焕发,姿色出众,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,就像仙女下凡。陈妙常的琴声,常能吸引很多宿住女贞观的客人。此处指以其形象为模子而做成的风筝。

②毂(gǔ):车轮。这里是指用棉纸搓成的长条,连结风筝前后,一般作车轮形状。

③交午:纵横交错。宋洪迈 《夷坚甲志?高俊入冥》:“二径交午,不知所适。”

④潮脑:即樟脑,更有韶脑、脑子、油脑、树脑等别称。是一种中药材。

【点评】

说起风筝,自然想到春天,放风筝是清明节时扬州人最喜爱的一项活动。清明时节风和日丽,适宜郊外活动,而且人们常常把扫墓和放风筝活动连在一起。古人在清明放风筝,不仅为了玩乐,更是为了祈福祛秽,清散放飞灾疾邪病,祈得平安健康。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追赶,为春日增添一抹新意。本文中介绍的所谓“洋灯”,其实就是古代的孔明灯,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用热力原理使灯上升的纸灯,也有许愿带上天的相同寓意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