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东门在旧城东。《嘉靖维扬志》云:小东门楼曰谯楼①是也。又云:更鼓、铜壶、滴漏在此楼上。按今之旧城,即宋大城②之西南隅。元至正十七年丁酉,佥院张德林③始改筑之,约十里,周围一千七百七十五丈五尺,高倍之。门五,曰海宁,今曰大东;曰通泗,今曰西门;曰安江,今曰南门;曰镇淮,今曰北门;曰小东,即是门,今仍旧名。南北水关二,引市河水以通于濠。今之新城,即宋大城之东南隅。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,知府吴桂芳④始议兴筑,后守石茂华踵成之。自旧城东南起,折而南,循运河而东,折而北,复折而西,极于旧城之东北角止。东与南北三面,约八里有奇,计一千五百四十二丈。门七:曰挹江,今曰钞关;曰便门,今曰徐宁;曰拱宸,今曰天宁;曰广储;曰便门,今曰便益;曰通济,今曰缺口;曰利津,今曰东关。沿旧城城濠南北水关二,东与南二面,即以运河为城濠,北面作濠,与旧城连,注于运河。此旧城新城之大略也。
【注释】
①谯(qiáo)楼:古代城门上用于瞭望的楼。在古代建城楼时都会建谯楼,具有军事上的作用。
②宋大城:南宋建炎二年(1128),扬州知州吕颐浩用大砖修造城墙,因其用料为大砖块,称为“宋大城”。北至潮河,东、南至古运河,西至二道河。
③张德林:原为元代佥院,投降朱元璋后,被任命为扬州太守,他修筑的城池,称为“旧城”。
④吴桂芳:明嘉靖时任扬州知府,为防倭寇侵扰,以宋大城东郭为基础,修筑外城,称为“新城”。与张德林修建的“旧城”相比较而命名。
【点评】
此段主要通过陈述扬州各个城门的变迁,来凸显新旧城之间的差异。
扬州自古就被称为东吴重地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也属江东之地,但是扬州建城的历史可推至春秋战国时期,扬州城自吴王夫差在蜀冈筑邗城以来,城池多有兴废,城址也不断变化。到了明代旧城、新城陆续修建完工,扬州城已完全脱离蜀冈,并趋于稳定。清代、民国均袭用明代两城,解放后,在统一规划中,原城墙全部拆除,而今日扬州市区的主要部分仍为明代新、旧两城的范围。从扬州城址的变化轨迹不难发现,扬州城不断向东南方向发展,其根本原因在于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大动脉,扬州作为运河边的主要城市,自然不会放弃充分利用运河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,这也正是扬州成为清代富甲东南的繁华大都市的重要原因之一。